高考助手网

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理工学院

1、2022年陕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苏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9133名;

2、2021年陕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苏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8174名;

3、2020年陕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苏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9186名;

4、2022年陕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苏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457名;

5、2021年陕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苏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753名;

6、2020年陕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苏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326名;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江苏理工学院在陕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江苏理工学院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陕西 2022 理科 本二 438 69133 省政府
陕西 2022 文科 本二 470 19457 省政府

2、2021年江苏理工学院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陕西 2021 理科 本二 430 68174 省政府
陕西 2021 文科 本二 482 18753 省政府

3、2020年江苏理工学院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陕西 2020 理科 本二 441 69186 省政府
陕西 2020 文科 本二 477 26326 省政府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江苏理工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苏理工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苏理工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苏理工学院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苏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江苏理工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苏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江苏理工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苏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江苏理工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被誉为“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学校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中外文藏书190万余册。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深兰人工智能学院、刘海粟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行业产业学院和研究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招收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700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博士学位教师近500人,博硕研究生导师200余人,聘请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产业教授。现有院士2人(双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2人、曾宪梓教师奖7人,江苏省突贡、“双创人才”、“333工程”“外专百人”、“特聘教授”、教学名师、“青蓝工程”、优青等近200人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11个。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产业定专业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定教学内容,培养卓越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江苏省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平台(项目)20余个(项),省级和国家级一流(品牌、特色)专业、一流(精品)课程、规划(重点)教材等近120余个(门、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近五年,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500余项。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毕业生,培训了数万名中高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研究,形成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一批引领性学科,打造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循环利用”等学科亮点。现有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20个。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60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60项,横向科研课题1000多项,科研到账经费3亿多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00余件。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智库建设,推进与行业企业产业的工程技术协同创新,加大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关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的多层次合作,与10多个省内外市、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16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标准和资源,重点打造以中德合作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以及澳门、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专家学者赴德、英、法、美、加、澳、新、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学或交流。聘请百余名外籍教师来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目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学校获得“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