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一、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3806名;

2、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680名;

3、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380名;

4、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7403名;

5、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271名;

6、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150名;

7、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221名;

8、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448名;

9、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405名;

10、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259名;

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35 63806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65 8150

2、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17 12680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67 8221

3、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30 11380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57 7448

4、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10 27403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74 6405

5、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四川 理科 本一 626 12271
2018 四川 文科 本一 580 6259
南方医科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方医科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方医科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方医科大学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方医科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方医科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方医科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方医科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xgl.fimmu.com/
南方医科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南方医科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是什么档次的学校 值得报考吗

三、南方医科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规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30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日制本科生14100人,研究生7692人,留学生1012人。学科建设: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临床医学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52。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