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大理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来源:高考助手网

作者:

时间:2024-06-11 20:52:40

一、大理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大理大学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6919名;

2、大理大学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4655名;

3、大理大学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0223名;

4、大理大学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1833名;

5、大理大学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9966名;

6、大理大学在江西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6223名;

7、大理大学在江西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471名;

8、大理大学在江西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563名;

9、大理大学在江西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602名;

10、大理大学在江西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460名;

大理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大理大学在江西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大理大学在江西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94 66919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26 16223

2、大理大学在江西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499 64655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56 14471

3、大理大学在江西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6 50223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0 13563

4、大理大学在江西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06 51833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50 12602

5、大理大学在江西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江西 理科 本二 507 49966
2018 江西 文科 本二 555 13460
大理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大理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大理大学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大理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大理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大理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大理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大理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大理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大理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大理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大理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大理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经过42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民族文化学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成立最早且最先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滇西中心城市——大理。校园占地面积2300多亩,有古城和下关两个校区。学校芳草凝绿、鸟语花香,被誉为“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学校设有17个教学学院,10所附属医院,现有69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汇集了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0余人。现有“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20余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