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江苏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483名;

2、2021年江苏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5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972名;

3、2021年江苏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074名;

4、2022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30名;

5、2021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300名;

6、2021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01名;

7、2020年江苏高考理科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1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260名;

8、2020年江苏高考文科类考生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0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07名;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苏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468 3483 省政府
江苏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435 5330 省政府

2、2021年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苏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454 11972 省政府
江苏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473 3074 省政府
江苏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368 16300 省政府
江苏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423 3901 省政府

3、2020年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苏 2020 理科 - 专科 317 4260 省政府
江苏 2020 文科 - 专科 304 407 省政府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宁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高等院校、中国共产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校、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中国邮政网络学院全国中心、国家开放大学邮政学院、中国邮政科技服务支撑基地。学院现建有两个校区,拥有校舍面积25万余平方米、教职员工110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5.79亿多元。图书馆藏书81.5万册。目前,全日制学生规模8000余人,年集中培训3万余人次,中国邮政网络学院注册学员近80万,年访问量突破6000万人次。六十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立足邮政 服务基层 贡献社会”的办学宗旨,长期致力于邮电基层人才培养、邮政党校教育和邮政科技服务支撑,积累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为行业企业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的特色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