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一、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6342名;

2、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3977名;

3、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866名;

4、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0538名;

5、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0122名;

6、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2242名;

7、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011名;

8、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823名;

9、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095名;

10、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688名;

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61 46342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29 22242

2、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78 43977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599 7011

3、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14 3186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593 6823

4、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76 30538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572 7095

5、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河南 理科 本一 575 30122
2018 河南 文科 本一 592 6688
南京工业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业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上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工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业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招生计划在广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南京工业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8万余人。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4项、二期项目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