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来源:高考助手网

作者:

时间:2024-06-11 16:35:57

一、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

1、2022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5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0236名;

2、2022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786名;

3、2022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920名;

4、2021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695名;

5、2020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638名;

6、2020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B)(预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682名;

7、2021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007名;

8、2021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713名;

9、2020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311名;

2024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哈尔滨理工大学在黑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451 30236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482 20786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B 389 53009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B 432 36692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二A 410 44920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二A 432 36692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文科 本一A 463 7894 省政府
黑龙江 2022 文科 本二A 428 13067 省政府

2、2021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A 439 31434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A 472 22695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B 378 50809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B 415 38639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二A 393 45912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二A 419 37371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文科 本一A 472 8007 省政府
黑龙江 2021 文科 本二A 433 12713 省政府

3、2020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A 494 27638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A 506 24437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B 438 44682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B 455 39172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二A 427 48296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二A 460 37617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文科 本一A 483 8311 省政府
黑龙江 2020 文科 本二A 453 12379 省政府
2024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贵州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哈尔滨理工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防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省级一流课程47门。学校现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26项。累计科研到款4.44亿元;获科研奖励102项;授权发明专利106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8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091篇。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