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审计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来源:高考助手网

作者:

时间:2024-04-17 10:08:06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审计大学

1、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审计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341名;

2、2021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审计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186名;

3、2020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审计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733名;

4、2022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南京审计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126名;

5、2021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南京审计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24名;

6、2020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南京审计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25名;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审计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南京审计大学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审计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2 理科 本一 465 41341 省政府
贵州 2022 文科 本一 568 6126 省政府

2、2021年南京审计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1 理科 本一 513 21186 省政府
贵州 2021 文科 本一 593 3924 省政府

3、2020年南京审计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0 理科 本一 551 15733 省政府
贵州 2020 文科 本一 594 2725 省政府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审计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审计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京审计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审计大学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审计大学招生计划在广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jwc.naujsc.edu.cn/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三、南京审计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在38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和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5人,具有博士学位731人,研究生导师273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学校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成为江苏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电子信息);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理论经济学)和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公共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江苏省2020年首次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18个学院(教学部),中内审学院、国富中审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等5个特色研究院;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探索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现有本科专业3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现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7万名全日制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监督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等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江苏省审计厅、广东省审计厅等审计机关、北海市、淮安市、珠海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先后成立北海审计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0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3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87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21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4项。学校参与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ISO/PC 295)成为ISO首个审计领域的国际标准。学校现有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个;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者20余人次,其中,教育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