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160名;

2、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124名;

3、2022年广东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443名;

4、2021年广东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893名;

5、2021年广东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261名;

6、2020年广东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620名;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广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东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2 14160 工信部
广东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2 14124 工信部
广东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4 13443 工信部

2、202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东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3 15893 工信部
广东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616 14261 工信部

3、202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东 2020 理科 - 本科 614 13620 工信部
2023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202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有哪些(附专业名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202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有哪些(附专业名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怎么样(口碑评价好不好)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69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和189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67.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299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56个中外文数据库,1270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521人,其中专任教师208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390人,博士生导师578人,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5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2人,入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700余人次。现有学生31741人,其中本科生19102人,研究生11730人,学位留学生909人,成人教育学生近5000人。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22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近三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13项,银奖6项,连续三年荣获“先进集体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2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6项,连续九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2项、银奖9项,连续四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670项,其中国家奖82项,建有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7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经济领域,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国际创新港+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模式,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