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

1、2022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嘉应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8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1431名;

2、2021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嘉应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8319名;

3、2020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嘉应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7231名;

4、2022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嘉应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840名;

5、2021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嘉应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622名;

6、2020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嘉应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332名;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嘉应学院在甘肃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嘉应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2 理科 本二 389 61431 省政府
甘肃 2022 文科 本二 446 18840 省政府

2、2021年嘉应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1 理科 本二 393 58319 省政府
甘肃 2021 文科 本二 466 16622 省政府

3、2020年嘉应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0 理科 本二 419 57231 省政府
甘肃 2020 文科 本二 477 19332 省政府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嘉应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嘉应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jwc.jyu.edu.cn
嘉应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嘉应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嘉应学院是什么档次的学校 值得报考吗
2023年嘉应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嘉应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2023年嘉应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嘉应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嘉应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三、嘉应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现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