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传媒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来源:高考助手网

作者:

时间:2024-06-17 23:43:32

一、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传媒学院

1、2022年北京高考(史 或 地 或 政)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350名;

2、2022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644名;

3、2021年北京高考(史 或 地 或 政)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285名;

4、2021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580名;

5、2021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575名;

6、2021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575名;

7、2020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867名;

8、2020年北京高考(史 或 地 或 政)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448名;

9、2020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280名;

2024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传媒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浙江传媒学院在北京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浙江传媒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2 综合 史 或 地 或 政 本科 529 20350 省政府
北京 2022 综合 本科 539 18644 省政府
北京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539 18644 省政府
北京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541 18261 省政府

2、2021年浙江传媒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1 综合 史 或 地 或 政 本科 524 20285 省政府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534 18580 省政府
北京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540 17575 省政府
北京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540 17575 省政府

3、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524 22867 省政府
北京 2020 综合 史 或 地 或 政 本科 536 20448 省政府
北京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 537 20280 省政府
2024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传媒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浙江传媒学院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传媒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浙江传媒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浙江传媒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浙江传媒学院招生计划在贵州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传媒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浙江传媒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浙江传媒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浙江传媒学院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浙江传媒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浙江传媒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浙江传媒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2004年9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学校从1978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学校、1984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在校生14500余人,教职员工约1400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称号。学校学科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优势突显、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体系。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一流学科,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闻与传播硕士)”。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闻与传播、艺术、汉语国际教育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艺术类专业23个。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编辑出版学、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工程、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传播学、网络工程、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平台2个、省级教学平台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五年来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2项,省课程思政教学项目14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教材41部,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6门、省级一流课程109门。建有40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海外实习基地5个。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重点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引才计划入选者2人,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4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四个一批”人才8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才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人,行业高端人才50余人。学校现有全国性科创平台7个,省级科创平台8个。近五年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与创作项目100余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与创作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高水平论文论著、社会服务与合作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德国红点设计奖至尊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60余项。主创或参与创作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长江图》《小鸡彩虹》《孤山路31号》《罗曼蒂克消亡史》《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大国通道》《爱上中国》《为了人民的健康》《携手,为人民》《中国减贫密码》《明月前身》《盖世武生》《七把枪》《启航》等。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与新西兰惠林顿维多利亚大学等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学校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单位、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浙江省浙非高等教育合作伙伴计划成员单位、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考研率逐年攀升,一年后创业率在5%以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本科高校第一。2018年创业学院荣获“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2019年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