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来源:高考助手官网

作者:马振华老师

时间:2023-09-17 05:39:22

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成了必要的一步,不同的考生选择的科目不同,可以报考的专业也不同,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京理工大学在福建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福建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可以参考以下专业选科对照表数据。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一、北京理工大学在福建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1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硕士点的专业,有博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工科试验班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设计学类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4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经济管理试验班
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6理科试验班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化学;应用化学
--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
7社会科学试验班
经济学;社会工作;法学;英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
--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二、北京理工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一)、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宋哲入选“最美大学生”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2年寒假放假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及开学时间安排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排名2022最新排名 全国排名第898名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四)、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天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专业选科天津要求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五)、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最新排名 全国排名第28名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六)、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天津,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天津要求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七)、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专业排名,附特色重点王牌专业名单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八)、北京理工大学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一般多少钱什么时候发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九)、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活动月系列活动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十)、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选科要求对照表在重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专业选科重庆要求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福建,北京理工大学专业选科福建要求

三、北京理工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全体师生员工正对标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历久弥坚。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学校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近年来,学校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重点建设“5+3”个学科群——“高效毁伤及防护”学科群、“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复杂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群、“运载装备与制造”学科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特色理科”学科群、“医工融合”学科群、“军民融合与创新发展”学科群,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400余名,汇聚了27名两院院士、4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