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湖北644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来源:高考助手网

作者:

时间:2024-04-21 01:50:58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湖北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湖北644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2024年湖北644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湖北644物理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湖北物理64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今年湖北644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湖北644分物理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清华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8 472
2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5 579
3 北京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7 498
4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2 2223
5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6 1819
6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2 693
7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或地))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2 693
8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3 654
9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6 540
10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1 1379
11 复旦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4 1152
12 复旦大学医学院(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9 853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5 579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6 540
15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7 1728
16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0 798
17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0 798
1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4 1152
19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29 2565
20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1 1379
21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4 613
22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4 613
23 南京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1 742
24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6 540
25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6 1012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0 1464
27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29 2565
28 同济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29 2565
29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0 2447
30 四川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6 1819
31 中南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3 2118

高考志愿填报写错了怎么办

考生因误操作造成“最终确认保存”,申请取消确认,须持准考证、身份证等身份证件到县(市、区)招考办办理“取消确认”。各县(市、区)招考办须做好相应记录,留存备查。“取消确认”只能在志愿填报结束一天前进行。

考生忘记了密码,须持准考证、身份证等身份证件到县(市、区)招考办办理重置密码。办理结束后,请考生当场确认重置密码是否成功并设置新密码。各县(市、区)招考办须做好相应记录,留存备查。

湖北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湖北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3年湖北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3年湖北襄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随州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宜昌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黄冈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孝感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黄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十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湖北荆州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湖北物理644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清华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8 472
2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5 579
3 北京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7 498
4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2 2223
5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6 1819
6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2 693
7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或地))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2 693
8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3 654
9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6 540
10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1 1379
11 复旦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4 1152
12 复旦大学医学院(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9 853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5 579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6 540
15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7 1728
16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0 798
17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0 798
1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4 1152
19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29 2565
20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1 1379
21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4 613
22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4 613
23 南京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1 742
24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56 540
25 浙江大学医学院(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6 1012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40 1464
27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29 2565
28 同济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29 2565
29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0 2447
30 四川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6 1819
31 中南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2 633 2118
32 复旦大学医学院(国家专项)(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2 2398
3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专项)(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7 1784
3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专项)(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9 1583
35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36 南京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8 1694
37 浙江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6 1893
38 浙江大学(国家专项)(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9 1583
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9 2787
4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1 2527
41 同济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6 3265
42 同济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6 1893
43 同济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7 1784
44 同济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7 1784
45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0 6466
46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0 4322
47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4 3590
48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9 2787
49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9 2787
50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51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4 5531
52 武汉大学(国家专项)(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5 5323
53 武汉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54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55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56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57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0 4322
58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0 4322
59 武汉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0 4322
60 武汉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4 3590
61 南开大学(国家专项)(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0 6466
62 南开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63 南开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64 南开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1 4129
65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66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8 4715
67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3 3782
68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4 3590
69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1 2527
70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71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1 4129
72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5 3426
73 上海财经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0 2655
74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75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1 6239
7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7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4 2117
7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8 1694
79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80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81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82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2 3945
83 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84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2 3945
85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3 5752
86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87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专项)(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0 6466
88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8 4715
89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90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9 4524
91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4 5531
92 厦门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4 5531
93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5 5323
94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95 厦门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8 4715
96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3 5752
97 天津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4 5531
98 天津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99 东南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8 4715
100 北京邮电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4 5531
101 中国政法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10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1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3 5752
10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4 5531
105 中山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8 4715
106 中山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8 4715
107 中山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41 4129
108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3 5752
109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3 5752
110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5 5323
111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6 5133
112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113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114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7 4923
115 四川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116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117 四川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3 5752
118 四川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5 5323
119 北京外国语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0 6466
120 首都医科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1 6239
121 山东大学(物理+(化或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122 山东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5 5323
123 中南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2 5988
124 中南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5 5323
125 中南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54 2117
126 重庆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127 重庆大学(物理+化学)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12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物理+不限)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29 6715
129 天津医科大学(物理+化和生) 公办 物理/本科 湖北 2021 630 6466

职业规划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前提

国内某所著名高校曾在某一级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为调查样本,数据显示,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2.1%表示“非常了解”,“不太了解”的占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此外66.1%的学生将“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国内一所教育研究院也曾对6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57.8%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0.5%的学生表示希望改变专业。为何出现这么多考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呢?归根结底是因为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在报考院校和专业时,能适当为自己做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相信上述的调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1、什么是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绘制未来理想的蓝图。如果考生在填报高考(课程)志愿之前能够适当地做职业规划,那么在志愿选择上将更多地避免盲目,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提高。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这是考生选择专业最基本的原则。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医生、艺术家、法官等职业,必须要以大学所学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有改行的,并且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相反,比尔·盖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对考生则有更大的启示。因此,考生应尽可能实现高考志愿、专业学习、就业和事业的统一。

如果想成为一名医生,但去学机械行不行?大家都知道问题的答案。然而许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却在做着类似的事。填报志愿的考生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不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种,认为自己知道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多数考生在考大学甚至考研(课程)时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考虑得非常粗糙。比如,希望自己将来有高收入,希望将来能做开心的事情,希望将来能有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等等。这样的一些想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说很难确定下一步自己该做什么。其实考虑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什么时候达到目标,该上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等等,这些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2、职业规划认识自己很重要

怎样做职业规划呢?简单地说就是弄清楚自己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

既然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那么就不要像许多高中生理解的那样,不要等到上大学再考虑。专家建议职业规划应从高中生开始做起,尽早了解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路线。

另外根据很多专家的建议,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在此简单介绍,供考生参考。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有可行性。这个道理很简单,要想成为一名医生,却去学机械,这样的规划是不切合实际的。又如你想将来成为一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那么最好先学一个理工科类的本科专业,毕业之后再在管理领域进一步深造。但这种情况如果反过来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学科本身存在着某些需要我们去遵循的规律。如理工类机械类专业里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较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更难,从难到易比较容易,而如果倒过来则可能比较困难。

其次,要有挑战性。并不是说做一个能够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好规划。如果一个规划很容易达到,虽然可行,却并不成功。规划的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些压力,尽管有难度,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这样,通过每一步的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最终达到目标时,相信能够带给你成功的喜悦。

第三,职业规划不是一次定下的,需要适时调整。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和个人的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的规划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同时这种调整要避免朝三暮四。有些学生一入学发现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开始想转专业,转完专业又发现新转的专业因为某种原因,未来就业前景不看好,又开始琢磨学双学位或者准备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发现自己最终什么也没有赶上。现在强调终身学习,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学习。本科阶段更多的是学习某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更多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去学习。发达国家很多人,临近退休还去大学申请新领域的学位,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很少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将会在我国增多,大家应该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耐心,才能不被知识淘汰。

第四,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计划,应该有长远性。制订规划应该尽量从大方向着眼,制订尽可能的远期目标。一旦规划变成了计划,执行起来往往会令自己不知所措。

3、高考志愿填报中如何参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应该怎样参考做出来的职业规划呢?做完职业规划之后,有两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一个是你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哪些领域,另一个是你将来适合哪些种类的职业。根据这两个答案,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