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助手网

福建628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来源:高考助手网

作者:

时间:2024-06-17 23:58:22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福建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福建628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2024年福建628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福建628历史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福建历史62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福建628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福建628分历史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大学医学部(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6 127
2 复旦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41 88
3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6 127
4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6 127
5 南京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3 168
6 浙江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2 180
7 同济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2 373
8 同济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3 355
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8 253
1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9 233
11 武汉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4 324
12 武汉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4 324
13 南开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7 494
1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5 564
15 上海财经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4 591
16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8 469
17 中山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6 526
18 北京中医药大学(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3 630

什么是有序志愿

有序志愿是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考生就足够了,即使第二志愿考生的分数更高,也不会被录取。只有当第一志愿的学生人数不足时,才会选择第二志愿。以此类推,将选出第三名志愿者和第四名志愿者。

顺序志愿是指多个院校在同一录取批次中的志愿顺序,具体表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在第一志愿学院或第二志愿学院,同一学院的考生将分别排队,然后根据成绩向相应学院报到。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照“志愿+分数”进行归档。在一批录取过程中,对于学校来说,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录取同一顺序的志愿考生;对于考生来说,一批分数线以上的所有考生,只能在同一时间内按照同一顺序的志愿进行检索和备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在填表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表的梯度,就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概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第一批的填报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些著名的大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第二个或第三个志愿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些高校的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他们必须录取第二志愿,甚至通过调整和降低分数来完成招生计划。因此,不能因为第一志愿满额率高就忽视第三志愿和第三志愿填报。填报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坡度。比如,一些高校为了提高生源质量,从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中择优录取,每年以政策和志愿分数的形式招收一些高分考生。

一些农林、矿业、石油、师范院校,或边远地区、不知名的院校,在第一志愿中也可能无法完成招生计划,需要到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中补齐。对于这类高校,考生要慎重考虑,不妥协,以避免录取后不喜欢高校,导致不报到、退学等现象。

福建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福建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2024福建高考状元是谁 最高分多少分
福建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福建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福建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福建厦门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福建宁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福建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福建泉州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福建龙岩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福建莆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福建历史628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大学医学部(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6 127
2 复旦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41 88
3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6 127
4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6 127
5 南京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3 168
6 浙江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32 180
7 同济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2 373
8 同济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3 355
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8 253
1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9 233
11 武汉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4 324
12 武汉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24 324
13 南开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7 494
1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5 564
15 上海财经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4 591
16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8 469
17 中山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6 526
18 北京中医药大学(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2 613 630
19 复旦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40 78
20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41 67
2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34 135
22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36 113
23 南京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32 158
24 浙江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31 169
25 同济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0 379
26 同济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1 348
27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1 348
28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4 284
29 武汉大学(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1 348
30 武汉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2 326
31 南开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18 443
32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18 443
33 上海财经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22 326
3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15 541
35 中山大学(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公办 历史/本科 福建 2021 614 573

高考志愿填报十大误区

1、一门心思奔名校

请注意:“名牌”大学并非都是优势专业!

有的考生父母认为志愿填报就是填报院校,一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能代表成功。

不可否认,“211”、“985”、“双一流”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相对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择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是不明智的。

因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实力强的专业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填报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有上述可见,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

3、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

平行志愿的实行虽然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同时也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

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争、稳、守、保、垫,就是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4、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经常会存在一个误区: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小编也经常收到提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报考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首先,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

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身实力不是很强的话,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5、只凭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容一概不知。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但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

6、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达到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

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的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但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有可能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7、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减少风险,但不代表不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被退档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目标太高,且不服从调剂;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报的专业要求;单科成绩过低,不满足专业对部分单科的要求。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一种情况是院校定位太高,院校志愿投档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导致无法被投档;还有一种情况,院校定位过低,失去了冲更好院校的机会。

3、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梯度的风险

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据高考分数和志愿个数来决定,不能过小,过小会导致没有梯度,造成志愿浪费;也不能过大,过大容易浪费考生的分数,除非在这个区间没有考生适合报考的院校。

8、选择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9、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充分表露。

有些父母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

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如果父母代为选择的专业孩子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10、按照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

“老师,今年xx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xx学校吗?”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分数是考生和家长们咨询我们最多的题目。

家长会把分数误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谁都无法准确知道。

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

可是目前大多家长还是采用"简单分数法、两线差分法",跟随分数变化大,准确性根本不够!

相关推荐